“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主要故事
-
早年经历与科研初心:
-
袁隆平于 1930 年 9 月 7 日出生在北平(现北京市),后随家庭迁至湖南。自幼他就对植物生长充满兴趣,这为他日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埋下了种子。
-
1953 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毕业,随后被分配到偏僻的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任遗传育种教师。当时中国农业生产面临巨大挑战,粮食产量低,人们经常吃不饱饭,袁隆平决心改变这一现状,开始将目光投向杂交水稻的研究。
-
-
艰难的探索与发现:
-
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1961 年 7 月,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周边的田里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但水稻播种后,高产的性状没有再现,反而出现严重的性状分离。他根据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推测,这株水稻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此后,为了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水稻,从 1964 年到 1965 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附近的稻田里,一垄垄、一行行地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他冒着高温,在田里晕倒了爬起来继续找,坚持不懈地找了两年,终于找到了 6 株天然雄性不育稻株。
-
发现 “野败”:袁隆平师徒几人用栽培稻的雄性不育株,先后与近 1000 个品种做了 3000 多个杂交试验,但结果不太令人满意,达不到始终保持不育,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袁隆平意识到所用的杂交材料亲缘关系较近,于是他把目光转向远缘的野生稻。1970 年,袁隆平的助手在海南南红农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当地一处沼泽中发现了后来被称为 “野败” 的雄性不育野生稻。袁隆平以它为母本,培育出了 200 多粒 “野败” 的第二代不育株稻种种子,杂交水稻研究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
-
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与推广:
-
三系配套成功:1973 年,袁隆平和同事们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代高产杂交水稻 ——“南优 2 号”,并在第二次中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5 年,他们又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比常规稻增产 20% 左右。从 1976 年开始,杂交水稻在中国大规模推广种植,袁隆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将水稻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
-
不断创新突破:1986 年,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此后主持开展大范围协作攻关,研究两系法杂交水稻,并于 1995 年终获成功。之后他又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率领科研团队开展高产攻关,分别于 2000 年、2004 年、2011 年和 2014 年实现了中国超级稻研究计划四期育种目标。
-
-
海水稻的研究:2016 年,袁隆平开展耐盐碱水稻(俗称 “海水稻”)研究工作。他带领团队独创 “土壤四维改良法” 技术,研制出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水稻等具有一定抗逆性的水稻品种。海水稻品种在中国主要类型盐碱地得到推广,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在新疆盐碱地种植实测亩产超过 500 公斤,在阿联酋迪拜沙漠地区的海水稻试验种植也取得阶段性成功。
-
无私奉献与人才培养:
-
资源共享:袁隆平把研究发现的 “野败” 重要种质资源毫无保留地分给中国 18 个科研单位,试图通过共同研究,加快科技攻关的步伐。
-
培养人才:袁隆平长期坚持亲自带博士研究生,坚持定期组织课题组研讨和会议,亲自给研究员、普通学生等讲解最新的前沿科技,为杂交水稻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他还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 1.5 万美元年度科学奖奖金全部捐出,成立 “湖南省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对农业领域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
-
2021 年 5 月 22 日,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去世,享年 91 岁。他的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袁隆平的精神和贡献激励着无数人投身农业科学研究,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不懈努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